中医:惊了!患者的五脏会说话_第23章 得寸进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得寸进尺 (第2/4页)

么病都不会看。

    这就是中医大学的现状。

    要不是陈庆有十多年的师承经验,只怕现在也无法独立问诊。

    说到底,中医就不是一个能量产的医学!

    看着论坛里有人当面嘲讽自己,陈庆顿时就乐了。

    其实在以前,他也觉得得气和气至应该是两个相近的概念。

    毕竟教科书上是这么教的,很多写中医论文论述“得气”与“气至”的时候,也写了它们为什么差不多,分析的各种东西看上去都十分的合理。

    可陈庆却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

    因为如果得气与气至意思差不多的话,为什么《黄帝内经》中要单独用两句话来对它们进行阐述呢?

    要知道,古籍医书大多都惜字如金,尤其是《黄帝内经》,几千年下来,几乎没有人对其进行过删减。

    如果得气和气至一样,那为什么这么多医学界的大佬,都没有去表明删掉《黄帝内经》中多余的部分呢?

    后来陈庆把这个疑问说给赵宁军听了之后,赵宁军只是笑了笑,然后就问他,说学校里是不是教你们在针刺的时候,得气之后留针三十分钟。

    陈庆说没错,老师是这么教的。

    赵宁军随后便笑着解释,说学校里之所以这么教,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得气和气至的根本区别。

    《黄帝内经》中阐述“气至”的概念是这么说的。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垂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矣”。

    也就是说,气至即可出针!

    古人并没有规定针刺一定要行针多少多少时间,因为每个人的症状都是不相同的,不同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