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学校里不教这些 (第4/5页)
陈庆给李金峰倒了杯水,两人便一同坐下聊天。 “医书的话,有《景岳全书》、《温病条辨》、《古今医统》、《续名医类案》,最近在看《药性赋》。”李金峰道。 涉猎的倒是挺广。 陈庆笑了笑,“那你能说说姜的性味吗?” 李金峰立即道,“生姜性温,味辛,归肺、脾、胃、心经,有散寒解表,化痰止咳等功效。” 待到李金峰说完,陈庆看了他几秒,接着问,“还有呢?” 还有? 没了啊! 生姜的药性就只有这些,哪怕是把它做成煨姜,它的性味也没有任何改变啊。 李金峰有些不自信地问,“没了吧……” 陈庆笑道,“当然不是这么简单了,姜不去皮整个是温性,去皮就是热性了,因为姜皮是凉性的,至于味的话,可就多了,共九个,有子姜、干姜、炮姜、煨姜、烤姜、烧姜、姜丝、姜片、纯姜。” 啊? 李金峰有点懵! 这些东西他完全没有听说过。 “陈主任,怎么姜丝、姜片也能算是姜的味了?”李金峰立刻从包里翻出笔记本。 陈庆笑道,“当然,一种药材如何入药,本就是个很讲究的东西,就比如当归这味药,你看的书里肯定是这么描述的,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的功效。” “可事实上,当归头部是引血上行的,有活血功效,当归身部则是有养血功效,而当归尾部却是有破血功效,同一根茎上生长出来的当归,不同部分的药性却大不相同,一旦有患者需要补血活血,而你用药时用的却是当归身或者当归尾,那么轻则毫无作用,重则还容易导致患者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