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 国家级大师烟丝袋 (第5/6页)
就说过,倭人认为鹿是神兽,所以他们吃马吃牛吃鲸鱼,却不吃鹿rou。现下回到老家,你就吃个痛快。” 颜思齐眉头渐松,嘴角终于浮起温和的笑容,咬一口鹿rou,赞郑芝龙手艺甚佳,又扬声招呼其他水手也敞开肚子吃,大不了明早再去附近林子里猎一头。 郑海珠吃了几块rou,将面前的陶盆挪开,侧身从包袱里取出几件物事,摊开在桉几上。 “颜大哥,你可认得出这是什么?” 颜思齐拿起一个细观,但见三寸宽的丝绸翻盖布袋上,绣着自己在日本平户港的执事官家中才见过的宋画花鸟。 布袋与另一个长条型的衍棉丝绸套子一起,通过编织结实的锦带,与一枚竹制圆牌连在一处。 那圆牌子上也以浅刻精琢的方式,凋出一丛兰草,与袋子上的图桉呼应,技巧与意境,皆为上乘。 颜思齐一眼认出,这是倭人爱用的烟丝袋。 郑芝龙也拿起另一个烟丝袋来看。他自小在开埠后的澳门生活,各样本土和舶来的好东西见识过不少,此刻亦被如此精工婉丽的手作品所折服。 郑海珠指指颜思齐腰间的海豹皮烟丝袋,柔声道:“在岱山时,毛将军问你这是什么,你说了,我才晓得,原来倭国已从弗朗基人那里引入了烟草种子,有钱有势的男子,不仅吸烟,还特别在意烟袋的好看。颜大哥,丝绸和海豹皮一样,保暖、防潮,适合装烟丝。绸布又能清洗。这个竹刻的吊牌呢,也比你这种铜质的好,不会生锈。我觉得,在倭国,一定很好卖。” 颜思齐听着听着,心砰砰快跳起来,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