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英华_第七十一章 初抵月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初抵月港 (第3/4页)

上岸吧。”

    ……

    刘时敏到月港之前,南京织造和杭州织造的主管太监,已经分别在月港完成了替天子卖货的使命。

    刘时敏作为苏州织造提督,地位不在杭州提督之下,因而福建布政使和按察使两位堂尊,藩台老爷和臬台老爷,并不敢提前回去过年,而是留在海澄县,迎迓刘公公。

    刘时敏带着诸人上岸时,已是正月初六。

    接风宴上,酒过三巡,刘时敏就一脸诚挚道地让藩台和臬台赶紧回福州,漳州知府赶紧回漳州,还能赶上过正月十五。

    藩台、臬台和知府,都是官场老将了,已然各自送了千两汇票给刘时敏作为年礼,又明白刘时敏到了月港总也有些暗箱cao作。

    省与州的大员,若还不知趣地支棱在小县城里,反而让方方面面都缩手缩脚。

    三人遂打着哈哈谢公公体恤,又板起脸来吩咐海澄知县和巡海道副使,尽听刘公公调度。

    马祥麟是武将,与刘时敏私交再好,也不能上文官们应酬的席面。

    但他还是在酒宴以外的迎来送往中,特别留意了巡海道副使蔡丰的举动。

    巡海道副使,隶属按察使衙门,是臬台的手下,常年巡查本省的海岸线。

    月港的船只,进出频繁,为防海寇走私或劫掠,巡海道副使常驻海澄县,也不奇怪。

    然而,或许是出于职业军人的敏感,马祥麟发现,蔡巡守看到随从队伍中的郑海珠时,眼神不对。

    酒宴散后,马祥麟回到海澄县的官驿,见前院之中,郑海珠还在灯笼的映照下,与织造局的吏员检查绸缎棉布是否浸了水渍,便招手请她到廊下叙话。

    “郑姑娘,你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