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 (第2/4页)
人,正要走进后间,突然听到一个男子声音说道:“芙小姐,在下冒昧插一句,言老的固然是难得一见的佳作,但在下私以为,言老后期的,更显其对层次把控的大成之境。”这声音清雅如玉,彬彬有礼,堂中有胆子大些的女子不禁偷眼去寻那声音来处,那些端然未动的,也在心下好奇。 韩芙转身,微笑福了一礼方道:“多谢秦公子指教,只是论画是一回事,落于绣布之上,往往又是另一回事,磅礴与细腻兼重,韩芙心向往之,却还不敢尝试。” “是,芙小姐见多识广,”那男子一揖,笑道:“在下班门弄斧,可要贻笑大方了。” “哪里,”韩芙笑道:“有机会与秦翰林切磋,是韩芙之幸。”韩芙此说倒不是纯粹过谦,这男子如今才名远播,清誉正盛,虽如今只是个小小翰林修撰,却是韩平川着重提点的对象。 这一切都要从近些年大赵的制度改革说起。话说前朝东齐是纯粹的世家政权,经过了几年改朝换代的战乱,一些世家大族自此没落,韩平川以一介寒门小吏崛起,自是希望有更多的寒门子弟出人头地,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争取到了科举制的试行。 所以现今大赵的选官制度是举贤良与科举取士并行,当然,举贤良是给世家子弟进入仕途的一个由头,似林彦、范硕那种,自是不用参加什么考试,科举只是针对寒门布衣而言的。而这个秦渊,正是大赵第一届科举的一甲进士及第,是当今大赵除韩平川外,第一位有望进入朝廷中枢的寒门子弟。 韩葳止住脚步,对韩萱道:“那不是秦渊吗,来过我们家好多次,是不是应该过去打个招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