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第3/6页)
。早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投射在淡绿色的青草上。直觉告诉我,这个少年可能不像我一样热爱金阁。这是因为,我不知在何时将对金阁的偏执,全都怪罪到自己的丑陋上。 “听闻你父亲去世了?” “是的。” 鹤川灵活地转动一下眼珠,明显露出少年独有的那种热衷于推理的神色,说道: “你非常喜欢金阁,是因为只要看到它,便会令你回忆起自己的父亲吧?比如说,因为你父亲也十分喜欢金阁。” 他猜对了一半,但是这种推理对我来讲毫无作用,我依旧面无表情。我对此感到一丝得意。如同喜欢制作昆虫标本的少年那样,鹤川也喜欢将人的感情分类,整齐地放到自己房间精致的小抽屉中,时不时将其取出,进行实地检验,他喜欢这样。 “父亲去世,你对此感到十分难过吧,所以,你很沉默。昨夜我们第一次见面,你便给我这样的感觉。” 我毫无反感的情绪。他说我沉默,我也这样想,于是心里感到慰藉和自由,便不假思索地说: “我并没有感觉到伤心!” 鹤川扇动着他那令人讨厌的长睫毛,目不转睛地盯着我说道: “哦?……如此来讲,你憎恨你的父亲,最起码你很讨厌,是吗?” “不能说憎恨,也说不上讨厌……” “哦?那为何不觉得伤心呢?” “我也不知道!” “匪夷所思!” 鹤川遇到了难解之谜,再次坐起身。“也许是有比这更伤心的事情吧?” “你指的是什么,我不是很清楚。” 说完,我又自我反省:为何总是喜欢让别人对自己产生疑问呢?对我自己而言,并没有什么难理解的,这是很显然的事情。我的感情也会如同口吃一般,总是跟不上需要。最终,父亲去世这件事,与伤心这件事相互独立,毫无瓜葛,也不会互相侵犯。常常因为差了一步或迟了一点,我的感情和事件又开始回到杂乱无章。可能它原本就是杂乱无章的吧。要说我的悲伤,它与任何事件、任何动机都没有关系,是对我突然的、毫无道理的袭击…… 可是所有事件,我又没能跟这位新朋友解释清楚。鹤川终于笑了。 “咳,你这个人还真有点奇怪!” 他白衬衣下面的腹部微微起伏着,叶缝中洒下的阳光在他腹部摇曳,我觉得很幸福。我的人生如同他衬衫上的褶皱一样荡起一阵阵涟漪。不过,虽然布满了褶皱,但这衬衫是多么的白净闪耀!……如果我也这样呢? 禅寺不管世俗社会,只按禅寺的规矩行事。由于是夏季,每天早上最晚五点起床。禅家称起床为“开定”。起床之后立马开始上早课诵经,称为“三时回向”,也就是诵读三次经文。接着打扫室内卫生。然后吃早饭,称为“粥座”。用餐以前要诵读“辨座经”。 弱有十利 饶益行人 果报无边 究竟常乐 念诵完之后开始吃粥。吃完之后做杂务,如除草、打扫庭院、劈柴等。要是学校开学了,做完杂务之后就该去学校了。从学校回到寺院后,不久便开始吃晚饭。吃完晚饭,有时会听住持传授经典教义。九点“开枕”,即睡觉。 我每天的作息就是如此。伙夫——称为“典座”——的摇铃声,是我们每日起床的信号。 金阁寺就是鹿苑寺,原本该有二三十人,不过目前,有的人应召入伍了,有的人被征调去了别处,剩下的就一个负责向导和传达的七十多岁的老头,一个年近六旬专门负责炊事的老妇,还有执事和副执事,再加上我们三个弟子,就是全部了。老人们年事已高,少年们终归还是孩子。执事,也称为“副司”,负责会计事务,工作繁忙。 数日后,他们安排我负责送报到住持(我们称为老师)的房间。报纸一般是在早课后打扫完卫生那个时间送过来。人手和时间都比较紧张,要打扫寺院三十几间房间寺院,擦拭全部走廊,工作就会流于形势。报纸需要去大门口取,要经过“使者间”的前廊,从客段后边绕上一圈,再穿过间廊,才能送到老师所在的大书院。这一路上每一道走廊都是先浇上半桶水,然后再擦拭,因此地板凹陷处都是积水。在朝阳的照耀下,积水闪烁着光芒,打湿了脚踝。时值夏日,感觉十分舒服。然后,到了老师房间门前,需要跪下,说一声:“可以进来吗?”等到“嗯”的回答声传来,才能进到房间里面。师兄们传授了一个秘诀给我:在进入老师房间以前,赶紧用僧衣的下摆擦拭干净打湿的双脚。 我嗅着油墨散发出来的强烈的俗世气味,一边偷偷浏览报纸的大标题,一边急忙从廊道经过。于是,我瞥到了“帝都能够避免遭受空袭吗?”这个标题。 以前我经常有些奇怪的想法,却从未将金阁与空袭联系到一起过。塞班岛沦陷之后,大家都认为本土免不了遭受空袭。京都市部分地区进行了快速疏散。尽管如此,我仍认为金阁这个半永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