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3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节 (第5/6页)

失效的缺陷,造成效果递减。

    所以目前吡虫啉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小,像是花魁在一步步人老珠黄,最后成为老鸨。

    在烟碱类杀虫剂中,吡虫啉算是第一代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是第二代烟碱类杀虫剂,呋虫胺则是第三代。

    不过在吡虫啉单项领域内,目前的吡虫啉则是属于第三代的优化品。

    没错,只是第三代。

    而新手任务奖励来的吡虫啉号称第五代,也就是说……

    它和现有的吡虫啉之间,还隔着整整一代的技术壁垒。

    药物研发有个规律,那就是‘代次’之间一定存在着递进性,做不到隔代飞跃。

    就像按键手机和折叠屏手机之间还隔着虚拟按键的智能机一样,没有一个中继性的产品存在,代与代之间的鸿沟几乎难以跨越。

    换而言之。

    徐云想要将第五代的吡虫啉变成可以投产的新产品,那么必须要突破第四代这个技术壁垒。

    随后徐云将牛皮纸进一步摊开,希望看看能不能得到一些灵感。

    “=cc(=cc=1)2c……”

    “精确分子量255.05200……”

    很快,徐云的目光锁定了一栏mol式:

    70 0.0000 n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0.1936 4.2021 0.0000 n 0 3 0 0 0 0 0 0 0 0 0 0

    11.3603 3.1516 0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