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_分卷阅读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 (第2/4页)

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初一那年,语文老师回家待产,罗老师给他们班代课,教的第一篇课文便是普希金和弗罗斯特的诗。前者是每当难过时便会想起的,后者则是越长大越有感悟。

    那时候罗老师站在讲台上,在黑板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理想”二字,告诉他们人生之中每一次选择,都要敢于坚持理想,坚持原则。

    因此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钟杳杳都觉得作者诗里那条人迹更少的路,指的是无人支持的理想,更是如宗教徒一般近乎信仰地认为课本上的选择总归是对的。

    后来才知道,那不过是诗人开的一个小玩笑,可惜诗人的朋友没有理解其中的讽刺隐喻,后世的人民教师也尽量将其往正能量的方向引导。

    有些作品常读常新,初一的钟杳杳和大二的钟杳杳,在同一首诗里读出了截然不同的味道。其实选择哪条路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对另一条路产生过期待,心内的遗憾便再不能抑制。

    钟杳杳曾不止一次地设想,如果她当年有勇气表白,林致会不会出国?如果她敢放弃按部就班的高考,去国外念书,她和林致有没有可能在一起?更卑劣的时候,她也设想,如果爸爸再婚前询问她的意见时,她拒绝让罗老师当继母,那罗清越就不可能出现在她和林致的世界里,他们的生活不会产生交集,那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但她也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难以再回返。

    ☆、4

    大巴车在清晨七点准时出现在桃源山庄门口,周小舟坐在靠窗的一侧,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