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3 (第3/4页)
“那么敢问太子殿下该派遣何人作为中正官呢?” 苏常安,他又来凑什么热闹? “各地就派各地的官员,然后再由圣上派遣两三位的中正官到各地去审查。” 皇帝整日里对着这一班同样的文武大臣倒也真是有些厌倦了。再想到如今皇权之争,朝堂之上乌烟瘴气的,也确实需要一股清流了。 “既然如此,那就按太子说的办。只是这朝中的中正官人选太子可有何建议?” “这选贤不避亲,儿臣推举文渊阁大学士上官无忧。” 上官无忧?就是太子的小舅舅,太子殿下一来就举荐自家人倒让众臣有些愕然。到上官无忧无论从家世与才干都无可挑剔,因此作为中正官之一倒也无可厚非。 接下去的两位中正官,苏洛各从宣王和睿王那一派中挑了两人,倒也是谁也不得罪。 平均制衡,向来是皇上最熟稔的手段,太子殿下由皇上亲自教导,果然得了真传。 既然已下定论,又有如此安排,睿王和宣王也不再说些什么。 最后皇帝再派了太子、睿王和宣王作为监管就让中书令拟旨了。 他们的行动倒也快,第二天,街上都贴了皇榜。 只是这皇榜张贴了数天,竟无一人敢自荐。 这启夏国民真是受这贵族官僚制度的荼毒已深了。 为了唤醒他们,苏洛就下令让人下去找那些有名的才子。 结果有趣的事。 在一处京畿的小巷子里一群人正在高谈阔论,他们讨论的核心是那张已经张贴在街头数天的皇榜。 其中有一人突然说“其实我觉得住在巷口东边的那位李才子应该去试试。” 结果就见一大堆官府地去搜捕那个李才子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