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2/4页)
有一点热乎气儿,炕上躺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咳嗽声空洞而无力。见他们进来,只是欠了欠头,摆手示意他们坐下。 县里的人有些羞愧:“烈士家的条件怎么会这样,这乡里的工作怎么做的。” 陈豫北皱着眉头,上前看了看老人:“大爷,我是赵大哥的战友,叫陈豫北,我来看您来了。” 老人这才转动着不太灵活的眼珠子,打量了他一眼,见这小伙子高高的个子,挺拔的身材,气宇轩昂的样子,可能是想到自己的儿子了,眼里闪过一抹激动。然后抬了一下手,像是要拉着陈豫北,但终是放下:“好,好,快坐。” 陈豫北也没多说什么,这样的生活状况根本不需要他多问。 “大哥的孩子呢?” “被她舅舅接回去了。”引他们进屋的老太太说。 “乡里小学离的太远,老爷子身体这样也不能照顾孩子,她舅舅说城里的学校好,被她舅舅接到县里去上学了。”老人慢慢地说。 “老人病成这样也不治,家里条件这么差,为什么不修修房子?”陈豫北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赵子善牺牲后,大约有十几万元的抚恤金,加上战友和原单位的捐款,估计有三十万元左右,每年还固定有几千元的抚恤。 “这老爷子说,那钱不能动,那是给孙女儿的。”老太太又接口说。“孩子那么小,父母都不在了,身体又不好,老是闹病,总要给孩子留下点傍身的钱啊。”老太太边说边抹眼泪。 老人的儿子牺牲后,乡里委托村儿里找个人照顾老人生活,老太太和赵家做了几十年邻居,自然就负责起照顾的义务了,其实也就是送个三餐什么的,更多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