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81.第381章 心急火燎 (第6/8页)
定的上升阶段,之所以推进速度减缓,主要还是因为运力上限与补给需求之间的矛盾。 现在北越军需物资的运送主要都是通过海运进行,从北部的红河三角洲出海,运到南部由海汉控制的永安港,再从永安港转运到40海里之外的前线。其中从红河三角洲到永安港的这段航程,几乎都是由海汉货船包办了运输,而北越不多的海船则主要承担了后面这五分之一距离的运输任务。饶是如此,前线几万人的日常所需仍然让北越的运输船队承受着极大的压力,遇到海况不好的时候,甚至会在短期内造成前线的物资短缺。 根据黑土港军区为北越军队所做的调查来看,战线每向南推进十里地,海船运送物资来回所需的时间就至少增加三个小时。如果接下来的战事顺利,战线从洞海推进到洞海以南一百六十里,被称为“顺化府屏障”的广治城,那么运送物资所需的时间还要在现在的基础上增加整整两天,届时再依靠现有的运力,肯定就无法满足几万人的作战所需了。 在这样的事实面前,北越朝廷如果想要继续往南推进,就必须要拥有更多的海上运力。而黑土港造船厂的产能有限,一时半会儿也满足不了作战的需要,北越朝廷唯一能够借助的外力,就只有海汉这边了。 先前海汉与南越使者阮经贵达成临时停战协议一事,三亚方面并没有对北越隐瞒,并且承诺如果南越拒不投降,那么海汉将会继续出兵协助北越攻打南越,当时北越也对此表示了理解。当时约定的停战期为三十天,不过因为后来广东这边出了状况,执委会也没空再理会安南这边的战事,将精力都优先放到了广东战场上。 然而三十天过去,北越没看到海汉这边出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