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372.第372章 求和使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2.第372章 求和使者 (第6/8页)

探讨政治方面的话题,而是将他带到码头旅馆,开了一间上房让他先安置下来。至于对方所提出的“拜会海汉执委会”,邱元只是淡淡地让他在这里等候通知。

    阮经贵的房间在旅馆二楼,从这里推开窗子望出去,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下游码头上的繁忙景象。码头上高大的木制吊架在劳工的cao作下不断地装卸着货物,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滑轮系统,货物的转运效率比起传统的纯手工式搬运要提升了许多,重达千斤的货物,只需一两个人就可以轻松地将其搬动位置。

    而负担次级运输任务的,则是大量的四轮平板车,这些载货平板车有人力的,也有用牛作为牵引动力的,拉着货物在码头上穿梭来回。阮经贵自己就是做进出口贸易的,看到这样的场景很自然地就开始默默计算起货物的吞吐能力。

    但没过多久,阮经贵就放弃了这种计算,因为码头上的货物转运效率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他的认知,这地方一个时辰所装卸的货物,放在会安港或许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作为一个内行人,阮经贵很清楚货物转运的效率可以直接影响到利润,而海汉人在这个方面的表现显然不是南越的海贸港口可以相提并论的水平。

    这样的发现让阮经贵觉得有些沮丧,因为这就意味着如果海汉人要在南越设立港口,他们可能根本就不会需要南越官方的帮助——这种助力极有可能反倒会拖了他们的后腿。而如果仅仅只能向海汉人提供地皮,那这种已经唾手可得的东西,对他们又能有多大的诱惑力呢?

    阮经贵又不禁想起了先前进港通过峡湾时看到岸边密密麻麻的炮台工事,如果有不怀好意的船只试图硬闯进来,只怕在那个航速缓慢的地段就会被岸边的火炮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