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3.第153章 关于新航路的意见分歧 (第2/5页)
会下血本买了三条船又租了三条船,组成了一支基本的货运船队。但这样规模的船队对于心怀大志的执委会来说,实在还不够看,但又没办法搞到更多的船。海南岛本岛各个港口之间的海运业本来就不太发达,现在是执委会手上拿着银子都找不到可以买的船。尽管何夕在琼州府城的船厂还定了两艘四百料海船,但估计也得快年底的时候才能交付使用。 按执委会的打算,最好能在黑土港和胜利港之间这条航线上长期保持十到十五艘货船的运力,但现在看来,海运部的船队距离这个目标还有相当遥远的距离。而海上运力的高低,很可能会继人力之后成为新一个制约穿越集团发展速度的瓶颈。 目前执委会唯一可以指望的解决办法,就是派人去大陆买船。上次“福瑞丰”李掌柜从广州回来的时候,可是带了两条大船和数十名水手船工回来,这无疑也说明了大陆的海运市场比海南岛繁荣得多。在黑土港的开发已经开始进入轨道的时候,执委会也在盘算何时开启通往大陆的航路。 关于是否在现阶段开辟大陆航线这件事,其实执委会乃至基层的穿越众一直都有两种声音存在。 通航派认为打通大陆航线的好处多多,除了开辟新兴市场这个人所共知的理由之外,大陆能够提供给穿越集团的原材料和各种匠人,也不是小小的海南岛可以比拟的。 从开港以来,穿越集团虽然也想方设法从崖州等地引入了不少移民,但这些移民中的多数人以前都是从事农业生产,黎苗两族的人甚至有很多连种地都不会,而执委会一心想引进的船匠、木匠、铁匠、泥水匠、石匠等各种有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