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_353.第353章 大万山岛的变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3.第353章 大万山岛的变化 (第2/8页)

人员递上了一纸文书,上面有双方签署的货物买卖协议,写明了在万山港交付装船,下面有驻广办负责人马力科的签名和公章。

    工作人员与广州送来的发货记录仔细核对无误之后,便点点头道:“随我来,你们澄海行的货物已经准备好了,即刻便可装船。”

    从码头拾阶而上,大约五十米之外,就是一排近五米高砖石结构仓库。修筑这些仓库所用的砖石,大部分来自广州附近,而水泥则是从胜利港运过来。仓库中除了存放着胜利港运来的货物之外,也有其他海商运到万山港来交割的货物。

    工作人员将澄海行的管事带到仓库门口,把提货单交给仓库的工作人员,然后在登记簿上签字画押,完成了工作的交接。仓库工作人员打开库门,带着这管事走进去,指着右边堆积如山的货物道:“看到那些外面画了白圈的麻布口袋了吗?每袋一百斤,一共五百袋,都是你们家的货,一边搬一边清点吧!”

    “谢了。”管事一挥手,搬运工们鱼贯走进仓库,开始搬运这些货物。

    澄海行作为“琼联发”的股东之一,也是第一批进入万山港并使用这里转运服务的商家。上个月澄海行通过驻广办订了五万斤海汉精盐,如果以原本的交易方式,大概澄海行只能自行派船到胜利港去取货。不过在有了万山港之后,澄海行的取货地点便由遥远的胜利港换到了珠江口的万山港,大大地缩短了交易的时间。

    大万山岛据点在策划之初是以军事目的为主,商用为辅,修建货舱、允许商船停靠等措施只是为了拉商务部门的票,让执委会能够顺利通过这个项目。不过当万山港投入使用之后,选择将这里作为货物转运站的商船却是出乎意料的多,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