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混在三国当谋士_分卷阅读32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29 (第3/4页)

个不懂装懂,只想当然的蠢人就罢了,他要是教师,我无论如何也要让这败类彻底滚出行业。”

    “燕武帝执意以燕清的姓为国号,表字为年号,这项举动,无论从什么年代的眼光来看,都是惊世骇俗、空前绝后的。可为什么在当时就能推行得那么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力?”

    那人根本不敢吭气了,坐他旁边的则回答:“是因为吕布手握兵权,又有气势,所以哪怕一意孤行,也有说一不二的权威做支撑吗?”

    教授点头,又摇头:“更重要的原因,是有幸享受这项殊荣的人,是燕清,而不是郭嘉贾诩,也不是赵云张辽高顺。是他的话,这些人就心服口服,不会生出半点不满!”

    “因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假使没有当年的燕清远赴长安,登吕布府门自荐,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燕!而无论换做谁,都不可能做得比燕清更好,不会有第二个比燕清更重要的存在!”

    教授的话掷地有声,礼堂内落针可闻,只认认真真地倾听着。

    “新帝上位,朝廷面临大换血,而掌握权力的核心人群,皆以燕清马首是瞻。可你难道认为,燕清的影响力,就仅限于作用在跟随吕布征南闯北,打下这完整江山的老臣老将身上了吗?”

    “那才是大错特错!后来陆续通过科举途径,进入政治中枢,参与国政的新血,是从哪儿来的?”

    “从极个别是在族中进学的名门望族之后外,绝大多数,都是从燕清当年一手主张建成的学社,从他一手推行的科举考试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他们从小就吃的是燕清改善的农具下耕种出、燕清开定的屯田制下的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