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原来当棒鎚更让人害怕 (第4/5页)
,是什么原因你心知肚明,再胡搅蛮缠,休怪本爵爷不客气。 说完还扬了扬手中的拳头。 看到杨帆这个爵爷带头,围观的人群不再害怕,顿时义愤群激起来。 “是呀,霍国公府管家强抢在先。” “这名年青人无罪。” “我们支持万年县伯。” …… 看到激起了公愤,府兵没敢在说什么,毕竟面子和自身的安全相比,当然是安全最重要。 只能灰遛遛的离去。 此时,年青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果今天没有眼前的爵爷仗义直言,自己吃几天牢饭是免不了的,于是抱拳躬身感谢道: “多谢爵爷,在下薛礼,字仁贵,初到长安,承蒙爵爷仗义相助,仁贵感激不尽。” 眼前的魁梧年青人居然真的是以后闻名天下的大唐名将薛仁贵,让杨帆激动万分,不由陷入了回忆。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生于公元前614年,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 薛家因薛轨早逝而家道中落,薛仁贵少年时家境贫寒、地位卑微,以种田为生。 三十岁时,薛仁贵准备迁葬先辈的坟墓,其妻柳氏劝他说: “你有出众的才干,如今皇帝亲征辽东,招募骁勇的将领,这是难得的时机,何不争取立功扬名,富贵之后再回家迁葬也不算迟。” 薛仁贵应允,于是去见将军张士贵,自此步入军旅。 他一生征战几十年,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可称为古之名将。 薛仁贵属于大器晚成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