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 (第2/4页)
些花销得自己出。礼部应考的文书带好,白天可随意在城内外游玩,但酉正之前必须回归本宅,不得外宿。宅内不许外人进出,如果需要人洒扫或洗涤衣物可交由内宅的两个仆役处理。” “多谢告知,还未请教高姓尊名?”崔瑛站到写了自己名字的屋前拱手一揖。 “某姓高,叫某高三就是,有事招呼尽管招呼某。” “那多谢高三郎。”崔瑛实在不习惯叫“高三”,那会让他想起被试卷和竞赛淹没的青春时光,便挑了一个这个时代通行的称呼。 后宅的院子不大,正房五架,东西两厢各有三间房,崔瑛的住处在西厢上首第一间,就着灯光能看到每一间房外都贴上了各人的名字。 正房东西两厅各有一人,东首写的是宰相范质孙坦;西首则是先枢密使王朴子偃。 东厢三间是一人一间,名贴上父祖辈的职位多是州府官员。 崔瑛所在的西厢则是四人一间,只写了籍贯,比如崔瑛的名贴上就是“庐州崔瑛”四字,而与他同室的三人,最右的是京畿之地的成寅,再左一个是寿州朱钤和幽州张翼,最后就是崔瑛。一院居舍,等级分明。 推门进屋,南北墙边各有两张榻,西墙边有两张并排的小案几。案边只坐了一个和崔瑛差不多大的少年人,正对着烛火专心诵读着什么,一个眼神都没分给崔瑛。 四张床榻只留了南墙下首的一张还没有东西,看起来其他三人都已经到了,就是不知道那个读书的少年是谁了。 崔瑛见那少年没有搭话的意思,便寻了抹布将床铺擦了擦,又将地面扫了一下,再将自己的行李摆放好。崔瑛带的东西不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