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3/4页)
。 如此一来,渠正清与翟小六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渠正清渐渐发现翟小六胸怀锦绣,眼界宽广,非一般池中之物,于是经常为了一些镇上,甚至县上的政务请教翟小六的看法。初时,翟小六还推拒说自己愚钝,不知常务,后来被渠正清缠的久了,也就松口说了一些自己对当地治理的想法,渠正清听后大为感慨,真是授君指点,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尤其是翟小六对于屯田和佣兵的建议,渠正清简直闻所未闻,直呼精妙! 原本盂兰镇属于西南边陲的一个边关小镇,离此不远的平遥关驻守三百军士,由于盂兰镇周围山路陡峭难行,气候又是常年湿热,从中央军粮库调来的粮食军饷,一路艰难运到郡府,再下放到盂兰镇平遥关时,粮饷不是霉变腐坏,就是路中遗撒或粮车坠入山崖,算起来总是损失过半,军士们饿得熬不住,便下田来抢老百姓的粮食,闹得盂兰镇民怨沸腾。 郡府为此事也烦恼不已,只能多多播发粮饷,往往一个三百人的屯军,就要运送七百人的粮饷才够用,一个关口如此,整个西南边陲,上百个关口,这样算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朝廷一方面深感负担沉重,另一方面更是担心这种浮涨的数字引起地方官员的腐败贪扣,每次对于边陲几个郡府发放军饷一事,总是极其不满,公告各地开国初年,应以休养生息为主,不宜征收重税以养军士,责令各个郡府想办法节省军饷。 这些事原本是当朝大官们该发愁的问题,只不过涉及到盂兰镇百姓切身的生活,渠正清不时也会拉着翟小六慨叹一番,一方面觉得百姓贫苦,还要受到军士的盘剥劫掠,生活得惊恐辛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