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五集 想尽办法 (第1/4页)
故事的主人公是老子,姓李名耳,谥号聃,字伯阳。 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我们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是为“反者道之动”,“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他关于民众的格言有:“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的详细事迹,已不可考,我讲的故事,是关于他和孔子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