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集 古石辨伪 (第1/4页)
如苏州网师园殿春簃冷泉亭中的一方大型灵璧石,因形同鹰隼得名“鹰石”,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古典园林之中唯一的一方灵璧置石,原来据园林学家陈从周考证,是出自桃花坞唐寅故居的遗物,建国后移入此处。 前不久余大师因为参与编撰一本新书,特地去实地仔细考察,断定是英石而非灵璧。 殿春簃曾经由陈从周在1980年5月移建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明轩”,因而名扬海外。 2000年2月,大都会博物馆“明轩”举办了一个主题为“文人赏石:庭园、书斋与绘画”的专题收藏展,从美国公私藏家搜集了从宋代至近现代有关奇石题材的中国画近90件,同时亮相的30多方中国古典赏石,出自著名“文人石”收藏家理查德·罗森布鲁姆(RichardRosenblum)。 不幸的是,就在展览期间(4月),这位收藏家因病溘然长逝,享年仅61岁。 但他生前慨允捐赠给大都会博物馆的15方藏石,至今仍安然无恙,其中冷泉亭中就按照原样也置放了一方罗森布鲁姆捐赠的英石。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以古代四大名石而言,英石应该是最能契合瘦、皱、漏、透之审美标准的石种,尤其是瘦和皱的特征表现最为充分,瘦而有骨,皱而有范,无论横山还是竖峰,无论具象还是抽象,概莫如此。 而且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相比起其他古代名石,自古以来英石极少加工优化,作假不多见。 我在新著《玩石指南》一书中,曾经效仿晚唐诗人司空图的《诗品》所论,选择了二十四种石种一一对应,其中英石为“清奇”,庶几近之。 英石之瘦,犹如孤芳自赏之寒士,更如郊寒岛瘦之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