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五集 沧桑巨变 (第2/4页)
我陷入沉思,是呀,人生能有几回搏,别人不成功,也是有原因的,最主要的是来回折腾,物流成本太高,而且是外销,通关费用也高,市场也不确定,为什么不找找内销市场呢? 再说了,厂房就在自己村里,对蔡先生是成本,对自己就是优势了,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抓住,自己这个村,也许就一直穷下去,而自己,也就平凡过一生了。 也许,这是冥冥之中注定的,我决定接下来。 我这样做,也是出于帮助朋友的“义气”,不想让蔡先生血本无归,同时也是看好这一行业的前景的。 当然,我并没有一个人蛮干,我说服了另外几个朋友陈永、张炳等人,筹资盘下了设备和厂房,创办了磊鑫缘饰品有限公司。 我们对工厂进行了整顿,加强了管理,同时派出业务员南下北上大力推销。 当时我们村很穷,20多万的投资款听起来多得不得了,压力真的很大,敢接下来做,一是蔡先生一再鼓励支持,二是确实没有别的路可走了,所以大家都很齐心协力,人人都肯拼命,业务员都是背着麻袋走着路一个一个景点、一个一个摊点去推销的。 如何盘活一个在台湾行家手中都难以为继的企业,扭亏为盈? 我决定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设备。 台湾设备价格高,维护保养也不方便。 于是,我们与漳州龙海角美农机厂合作,针对工艺开发新设备,不仅价格便宜了三分之二,对原材料的利用率也更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