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4 (第2/4页)
朱瞻元沉默了小会儿后,说道:“不全是我的个人主意。” “皇祖父准备组织人手,安排人员海外探索。”朱瞻元回道。 当然,朱瞻元不会讲,这中间有他的功劳。 因为,朱瞻元在偶尔里,提起这等话茬子时,都是不经意间会说一说蕃薯。说一说海外的富庶。 想一想,海外富庶,我中原的百姓却是每两三百年,就是土地兼并,百姓依食无着落啊。不何? 无它。 人口孕育,父生子,子生孙,一代一代人口增加。而土地就那么多,肯定会有一个极限的。 永和帝虽然是马上打下的帝王。 永和帝却也是治理了燕藩多年的,对于这等关乎了国朝社稷的大事。永和帝岂能不放在了心上? 朱瞻元的话,像是一门灵光。 当然,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永和帝有了那么些想法。 若是能给中原的百姓,用手中的剑,夺取到更多可耕种的土地。对皇朝的统治是好事。对永和帝而言,这也是千秋的美名。 人的一生,总需要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 像永和帝这等帝王,天下都是他的。他要什么?他的是天下大利,给子孙留下一个盛世,传予子孙的。 朱瞻元将心比心,他就是用他前一世为帝王时的那等求了明君美名的心愿,去给皇祖父拍怪比了。 然后,结果很明显。 对海外探索,永和帝上了心。 这也是为什么,永和帝吩咐了嫡长孙朱瞻元一事不二主,由得一个少年来探一探道衍和尚的意思。 说白了。 一旦帝王组织了海外之行,那肯定是大规模的。 这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