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们医院都穿了 第138节 (第5/7页)
润和帝像瘪了的皮球,差别太大,这可如何是好。 双方一度都非常沉默。 忽然,润和帝的眼中有了亮光:“不教习也可以,只要允许大郢的国子监学生们分批上山参观、能像译语人那样见识飞来医馆,也是可以的。” 郑院长和金老觉得,这和现代大学生出国留学、在职医护们进修学习的原理相同,虽然差距很大,但能在学生心里放下种子,总能有些改变。 当然,也有些人回国后眼高手低,但有更多人踏实工作、认真生活。 润和帝努力争取:“不求学得多少,只求见多识广。” “每年都有新罗、渤海国等国家送出的学生们,进入国子监学习,大郢国都城比他们各自的家乡强盛许多,但也不影响他们的学习。想来,大郢学子也可以。” 郑院长和金老有些犹豫,这个口子一旦打开,会有更多大郢人进入医院,意味着两边相对孤立的致病微生物,获得更多的致病机会。 医院从来不是学习的好地方,而是增加生病机会的地方。 “网课”两个字,同时出现在郑院长与金老的脑海,医院全体的手机、笔记本电脑、多媒体会议室的存量视频肯定不少,但是语言不通这个问题始终存在。 金老微微一笑,这种事情自然是交给译语人组,以及译语人组的组长魏璋,几日不见甚是想念。 于是,金老与润和帝极为认真又细致地讨论了“上山留学”与“网课”的利弊,并将这份影响甚大的计划,落实在纸上。 首先,为了铺开“网课”,国子监的学生先要学习大郢与普通话文字的差异与转化,在考核合格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上“网课。” 无庸置疑,最适合进行这种教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