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 (第3/4页)
见到了中国投资方派来的负责人。 在海外遇到同胞,总是会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剧本会后,两人简短地聊了天,互相留了联系方式。 这位名叫吴桐的制片人,三十出头,来自中国上海,为人倒是有几分风趣,长袖善舞八面玲珑。没有明说,不过大家心知肚明,能负责这项工作,一定也是有些官方背景。 但过了初见时的同胞滤镜加持,李铮对吴桐本人产生了敬而远之的心理。他在国内见过不少类似的人,多见于国企或体制内,他父亲身边也有几个这样的人,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都不弱,相处起来也不会让人不愉快,就是给人一种油滑感。 尤其是后来,初次剧本会后只过了一两天,吴桐大约是从其他人那里听说了李铮的一点来历,再见面时就变得异常热络,表示自己曾在某个官方场合和李铮的父母有过一面之缘,攀交情的意思。 李铮差点就彻底对这位同胞失去了友好度。 不过多少也因为吴桐对李铮另眼相看的这层关系,李铮推荐的简小楼,非常顺利地得到了试镜机会。 吴桐还特意迂回地向李铮表达了自己在其中斡旋的努力。其实李铮对简小楼能得到这机会本来就很有信心,简小楼的个人条件本身就很优越,和角色要求也很吻合。吴桐的所谓“斡旋”,只是让这机会来得早那么几天。 李铮毕竟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长大,了解游戏规则,也只得欠下吴桐这份“人情”,与他虚以逶迤,还承诺回国后有机会的话,会引荐他和自己父亲认识。 试镜那天,李铮没能陪简小楼去,他还只是一个新入行不久的编剧,选角这种事还轮不到他参与,更轮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