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自传_第九章论幽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论幽默 (第2/3页)

t;,其存心则在于amp;quot;悲天悯人amp;quot;。我在上海办论语大赚其钱时,有一个印刷股东认为这个杂志应当归他所有。我说:amp;quot;那么,由你办吧。amp;quot;我那位朋友接过去。这份杂志不久就降格而成为滑稽笑话的性质,后来也就无疾而终。我后来又办了人间世和宇宙风,同样以刊登闲适性的小品文为特色——一直办到抗战发生,甚至日本占领上海之后,还继续维持了一段时间。

    在我创办的刊物上,我曾发表了对幽默的看法。题为论幽默,我自己觉得那是一篇满意的文章,是以乔治麦瑞迪斯(geemeith)的论喜剧为依据的。

    虽然现代的散文已经打破了过去主张文以载道的桎梏,但那种硬性的义法还是对中国的散文家有支配的力量。苏东坡持有一种宽容的看法,程伊川则持武断硬性的看法。宋时,朝臣为司马光举行过严肃的丧礼之后,所有的朝臣又应当去参加一个节日典礼。那位理学家就引用孔子说的amp;quot;子于是日哭,则不歌amp;quot;那句话。这引起苏东坡对理学家激烈的批评。我们有很多这种背乎情理的事例。有一个理学家不去探视卧病在床的儿子,而去探视他的侄子,用以符合amp;quot;孔孟之礼amp;quot;,因为探问侄子比探问亲儿子更合乎古礼。

    我创办的论语这个中国第一个提倡幽默的半月刊,很容易便成了大学生最欢迎的刊物。中央大学罗家伦校长对我说:amp;quot;我若有要在公告栏内公布的事,只须要登在你的论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