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63节 (第2/8页)
过后,自然要给出结论,或者说侧重点,明光帝问你怎么看,考生就要老老实实说出自己怎么看,不能在明光帝跟前耍花腔,分析了半天就是写不到考生自己的看法,明光帝好歹也治理了几十年的国家,跟前出入的都是天下最顶有才华或顶老jianian巨猾的人尖子,考生若对于治国理事没有自己的想法,不拿出点真实的态度,是不可能让明光帝动容的。 但想法,或者说态度,要落在哪一侧呢? 考生怎么想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光帝本人怎么想。 也许有人会觉得,皇帝,自然是天底下最弄权擅专之人,大力鼓吹中央集权准没错,但比起前朝,明光帝在位这些年却并不独断专行,有事喜欢拿到朝堂上和诸公议论,他改善了科举制度,不重门第重才华,让寒门学子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大启的治国理事中来,也没有前朝重文轻武的风气,给了兵士和各地节度使必要的资源和统筹兵力的权利,也让一地官员拥有对该地更大的治理权。 这充分说明,明光帝的大半生的政策,不属于严重中央集权那一块的。 那么是不是由此可推,在明光帝心目中,外重内轻和外轻内重的比例,是前者占优的呢? 叶峥提笔在墨汁里蘸了蘸,正待落笔,写下这个观点。 然而就在这一刻,他脑中忽然闪过几个镜头,堰州府知州失踪,州城外流民作乱,知州回来后对于整件事的隐瞒,行于流民间无意中听到的只言片语。 这些片段的闪回,让叶峥对之前的想法不可避免产生了怀疑。 明光帝前半生的确给地方下放了不少权力,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