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从夫郎赘婿到朝野重臣 第66节 (第4/8页)
落了,付不起书院的束修,好在为人勤勉乖巧,念书时同一位教书先生关系好,托了那先生的关系来翰林院做份工,如今每月能给家中拿回二两银子补贴家用呢。 说起这些的时候,墨砚神情平和,言语间也没有流露出不能继续念书而要来伺候人的怨怼之色,只是静静陈述这份工作给家里的带来的帮助,墨砚还说他家中有个十四岁的阿姊,正是议亲和相看人家的年龄,京城女子出嫁普遍比其他地方晚些,十七八岁才嫁人的比比皆是,十七八的女子在溪山村,身后可能已经跟着娃娃了。 墨砚希望自己在翰林院努力工作几年,能帮着双亲给阿姊备一份说得过去的嫁妆,叫阿姊以后在婆家也多受些看重。 叶峥在现代时候听多了那种jiejie辍学打工供弟弟上学或者娶媳妇的故事,没想到来了思想最为封建的古代还能听到个弟弟努力工作给阿姊攒嫁妆的版本,一时听得心里感怀,墨砚打扫完出门的时候,就从怀里掏出二十个铜钱打赏给了他。 二十个铜钱不算多,但也能抵得上墨砚一天工资的三分之一了,墨砚特别高兴地收了,说谢谢叶大人的赏。 不过临出门还是回过头认真说:“我知道叶大人是心好同情我,不过同我一样有故事的侍从在翰林院也多,难不成叶大人听一个故事就要给一个,恐怕一月俸禄也不够发赏钱的,这是第一回我就收了,再有一回,我可不要了。” 说完关上门。 叶峥失笑,他竟被一个小孩子说教了。 不过仔细想想墨砚说的也不错,这年代有悲惨身世的人多了去了,墨砚能来翰林院做些轻省活计已比其他人幸运,再说翰林院啥都不多只有书多,似墨砚这样已经在书院学习过的,若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