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七章 额驸要参与竞争 (第1/4页)
贾六陷入思维误区,以为乾隆朝好歹是清中期,纵是八旗有点烂,但清军总体总还讲个基本法。 实则,无法无天。 夸大谎报战功,才是乾隆朝大清军队的基本常识。 前些年的清缅战事,简直就是谎报军功的集大成者。 上到总督,下到把总,只要是个官,都会加减乘除。 第一任云贵总督刘藻接奏报杀敌60,大笔一挥往朝廷报捷斩首1400级; 第二任云贵总督杨应踞接报杀敌200余,手笔更大,直接上报斩首6000余级。 这两位总督大人把谎报战功当成了邀功请赏的唯一手段,战功越报越大,累积竟杀缅贼十数万众,搞得乾隆心都慌了,以为缅甸国拥兵百万之多,否则何以被大清打死十几万还屡屡寇边的,打得大清连战连败的。 越想越怕,那缅甸真有如此多的兵马,大清岂不是要回关外,看那缅王入主紫禁城,八旗子弟从此要卧薪尝胆,举族奋进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不成? 吓得觉都睡不着了,赶紧派福灵安到云南偷偷调查,看看究竟怎么回事。 这个福灵安就是福隆安的二弟,福康安同福长安的哥哥,同贾六一样都是额驸,但这小子娶的是乾隆的闺女,比贾六这个额驸多了“多罗”二字。 宗室嫁女,皇帝的女婿叫多罗额驸; 亲王的女婿叫和硕额驸; 郡王的女婿就叫额驸。 皇帝女婿出马,肯定不可能蒙老丈人。 结果前后两任云贵总督因谎报战功被赐死,其余被处死的官员将领多达数十人。 然而,这些官吏的死并没有改变清军谎报战功的传统,因为已经根深蒂固,你换再多的官来都没用。 好比北京城的积水潭整个都已经臭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