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4 (第2/4页)
时候。 “方才听你说的也有道理。” 小二上了茶和茶点,今日是兰台令亲自驾临,他们恨不得把自己所有家当都端上来似的。看得我都有些rou痛,辛辛苦苦的起早贪黑,赚不到几分钱就罢了,还得倒贴给达官贵人。 待那小二退下了,周若海又道,“兰台这两部分原先也是不在一起的,御史另有御史台,兰台便只管修史一事。太宗立国,觉得累赘,便一同合在了兰台里,只另设了两位御丞分管。” 这个我知道,胡中泽修史,冯建监察百官,周若海这个兰台令有时倒显得有些多余了。也或许是不细化在具体事务上,我见不到,所以觉得多余。毕竟兰台与御史台合并,少不得摩擦之处,大约也是周若海一手调和。如今他能将两位分管的御丞都调/教到服服帖帖,唯令是从,焉知不是一种本事呢。 于是我点了点头。 “兰台与御史台合并也不过多少年岁,内阁与相权之争你也知道,兰台与御史台也大约如此,只是并不过于明目张胆罢了。如今修史之事繁重,便调了内府库的公子来,却还是左支右绌。”周若海微微一让,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我也跟着抿了一口。今日的金庭玉华,便要比我那日的更好很多。 周若海说的这些我却从未想过,只觉得太宗时既已合并,这么长时间下来,该当没有任何心思了才对。 “外人说起兰台,只知监察百官,不知修史。修史的要出头,监察百官的想分立。”周若海沾了些茶水,画了一长一短两根柱子,“所以知立和远道很是费了些手段去平衡他们。” 知立和远道大约就是胡中泽与冯建的字了,忽然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