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5 (第3/4页)
活了好一段日子。 这些事一直到冬至那日才全部安顿了下来。 冬至那一天雪下的极大,纷纷扬扬的,新帝砺练半年,已初有了人君的架势。原先承庆殿的灰烬之上又建了泰安殿,今日宫宴便设在了泰安殿之中。 四架博山炉,香雾带起地龙的暖气。殿门外积雪飞白,一眼望去,茫茫不见来时路。 “诸卿,寡人与你们共饮此杯。” 年幼的新帝举杯,我们三呼万岁,京师过往种种,就此尽了。 瑞雪兆丰年。 至此后,大夏都城长安,必会一日胜似一日的繁盛昌隆。 “孟卿——” 新帝探身,含笑对我道,“寡人年轻,还望孟卿鼎力辅佐。” 我拱手回敬,“臣必当尽心竭力。” 酒暖气熏,我恍惚就想起当年刘成武写给我的那封信。他说,“这天下春色,终究还是我们的。”如今他主持奉议司,又跻身内阁;而钟毓与明诚之俱在长河南岸,守在大夏与西凉的国界线上。 天下春色三分,我们终得其二。 宫宴散了,微冷的风吹散了我满脸的酒意,青衿候在殿外,依然是一副贵家仆从特有的骄矜的样子,他躬身稽首,“孟老爷。” 我一笑,屈指敲了敲他的脑门,“叫孟相,本相有那么老吗?”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一时兴起的故事,自己笔力差劲,这文也冷的掉渣,但还是感谢诸位陪伴了这么久,一路见证老孟脱胎换骨,终于站在了他想站着的位置上。 老孟只是个普通人,被卷入时代洪流,辗转求生。浪潮平息后,会顺势的人才能站在浪尖之上,老孟做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