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3 (第2/4页)
王若秋的这通炒作新闻稿上不了传统媒体,却同时发表在了几个门户网站的娱乐版和社交媒体的娱乐营销号上。不用花费太多力气,星择工作室的公关就打听出了这则通稿的提供者——一家名为“门耳”的工作室。 “门耳”不算什么知名的大牌工作室,却是潜伏在娱乐圈这片海域里的一只“水怪”。像这样的“水怪”全国还有几十只,它们赖以为生的食物是各种名人的隐私,产出的则是一篇篇骇人听闻的八卦报道。 为这些“水怪”提供食物的人有很多,他们可以是明星身边的工作人员、职业爆料人、机场海关公安等职能部门的个人,甚至是明星本人或者其他工作室。由于这些隐私往往通过非法途径获得,而信息的提供者身份又必须保密,所以没有办法直接公之于众。 这时候就该轮到“门耳”这样的“水怪”出场了。 “水怪”一般会将隐私粗暴地分成两种题材:丑闻和炒作。丑闻题材是它们的心头大爱,从四面八方收购来的丑闻在工作室里汇集,挑选出其中最具爆点的进行核实和二次加工,之后再贩卖给第三方平台,或者回头勒索当事人。 而对于第二类题材也就是炒作,它们则会倒过来收取一大笔费用,然后帮忙添油加醋,并且利用渠道便利,进行分发推广。 星择工作室毕竟是娱乐圈首屈一指的超级团队,安化文手底下的精英对于处理“第一类题材”颇有心得——这倒不是说沈星择有那么多丑闻需要他们去帮忙遮掩,事实上整个聚光文化经纪公司的危机公关目前都由星择工作室承担。 “你以为我们那百人的公关团队,每年两千万的基础公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