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盛唐小女官 第44节 (第6/7页)
就是旧相识,听三娘把自己的诗和王之涣的诗一起背了,只觉还挺新奇。他笑着说道:“我也会背你的《晦日诗》。” 说着他还真给三娘把她那首《晦日诗》给背了出来。 三娘眼睛睁得更圆了。 这就是当面听人背诗的感觉吗? 就,突然觉得自己写得哪哪都不太对。 尤其是刚讨论完《出塞》《从军行》《凉州词》这种名篇,越发觉得自己写的诗稚气极了。看来她离博学宏词科里的“宏词”真的好远! 三娘当场转开话题:“您这么厉害,这次应试一定能选中!” 王昌龄笑道:“承你吉言了。” 他其实还挺喜欢三娘的《晦日诗》,哪怕言辞有些稚嫩,字里行间流露的期盼却十分动人。 他曾出塞游历数年,写了许多边塞诗,但正如他写的“万里长征人未还”那样,他看到了士卒们戍边的痛苦,只恨不能天降猛将结束边关战士、威慑塞外各族。 这种论调在当今圣上面前是极不讨喜的,圣人想当个名垂千古的明君,追求远超于前人的文治武功,尤其热衷于开疆拓土。 连带边将们也盼着打仗、盼着建功立业,边关那些将领哪个不是做梦都想像萧嵩那样凭军功当个国公?要不是心里存着这样的期盼,他们哪里愿意到那些苦寒之地去吃苦头! 至于士卒的煎熬与牺牲,都是大唐盛世下无人在意的尘烟罢了。 这种风一吹就会彻底消散、了无痕迹的东西,谁又会在意? 三娘注意到王昌龄眼底的怅然,不由追问道:“您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