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5章 即将成型的磨坊 (第3/5页)
推舟把两门山炮交给四行营带走了,‘土豪’67军不需要,可不代表一直苦哈哈的43军不要,那整不好就是以后43军重建时的镇军之宝。 两个重迫击炮营都被安置在距离城墙不算远的防空洞周围,一旦遇到日军重炮和空中威胁,这些不算太重的火炮炮兵们还能扛着避一避。 但山炮和野炮不行,没工事,一旦被日军侦察机侦查到位置,就是死路一条。 因为松江的纵深就这么大,山炮和野炮能往哪儿转移?既然跑是跑不了多远,那就只能硬抗。 用更坚固的工事。 如此短的时间,建那种钢筋混凝土永固工事自然是不可能了,半永固的应该还可以。 3个山炮营和一个野炮营48门火炮,都放置在以原木和沙包为主材的半永固工事中,工事不仅半沉于地下,顶部还做了伪装,为此不惜耗费人力物力建了类似于屋顶的尖顶。 那都是为了避免被日机侦查到。 比伪装更重要的,自然是工事本身得足够结实。 用可以做屋梁的主材切割当成工事顶部,上方再覆盖一米厚的沙土和两层沙包,基本可以硬扛75口径山炮的轰击,哪怕是150口径重炮,只要不是正面轰中,这种保护火炮的工事也不会被彻底摧毁。 为避免炮弹被击中引起可怕的殉爆,在工事附近的地下都会有一个深达3米的小型地下室,说是地下室其实就是一个简陋的地洞,因为时间紧迫,自然顾不上什么美观不美观,深入地下挖出一个地洞,再以拆家拆下来的木柱子支撑,再挖出一个倾斜的斜面上到地面,用以方便炮手搬炮弹。 而这种用于火炮的专用工事,在四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