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师徒关系(二合一大章) (第2/7页)
仙界所有人的指责,就算是魔道,也厌恶这种“叛师之徒”。 至于记名弟子,师徒之间的关系就没有那般亲近了。 记名弟子往往只是得到师傅几句指点,却没有得到师傅的真传,有师徒之名却无师徒之实。 师徒双方只是表面上的关系,徒弟只是挂靠在师傅的名下,有了一个表面上的靠山。 收徒大典算是元阳宗的传统了,每个三十年举办一次,只要修士筑基的时间不超过四十年,便都可以参加。 关于收徒大典的事情,刘玉也有所耳闻。 修仙者境界的提升,难度是越来越高的,就像一个金字塔一样,金字塔上一层的人数要远远少于下一层的人数,差距往往是数十上百倍。 元阳宗有炼气期弟子二万多名,筑基修士明面上才四百多名,这还是因为筑基修士寿元比炼气期修士多了一倍的缘故。 算下来一百名炼气期修士中,平均才有一人进阶筑基期。 而筑基期进阶金丹期的难度就更大了,一百名筑基修士都不一定有一人进阶,元阳宗有四百多名筑基修士,而记录在册的金丹长老却只有三十多位,可谓是实实在在的僧多粥少。 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金丹长老都愿意收徒的,能够有幸拜在金丹修士门下的不过几十人而已。 有些金丹修士一心追寻大道,对于收徒之事根本理都不理。 而金丹修士不愿意做得事情,宗门也无法强求,但长此以往无疑不利于宗门的传承,此事最后还惊动了门内的元婴老祖。 由元婴老祖出面,最终才将问题解决,规定名金丹修士至少要收三名弟子。 从此以后,元阳宗每四十年举行一次收徒大典,持续至今已有几千年之久。 刘玉七岁便进入元阳别院,对收徒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