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方略 (第4/4页)
东岸的清军大营。 不过,这近三千人的军队一走,三水县城外的清军大营又恢复了正常的秩序,也未再见到更多的清兵部队收拾行装,准备撤退,这让朱由榔有些疑惑不解,自己的兵马也没强大到这个地步吧,还能让耿继茂分批撤? 不管朱由榔信不信,反正他那群股肱之臣们是信了,一个个闻风而起,纷纷表演起他们的拿手绝技,弹劾的奏折堆了朱由榔桌案半尺高,逼得朱由榔不得不又立刻召开一次议会。 且说,在这些所谓精通兵略的文臣们看来,这绝对是李来亨,李元胤,马宝三个军头串联了起来,因为畏战怯战,不敢与耿继茂大军决战,甚至极有可能三人都收受了贿赂,才会导致如此一处看起来合情合理的误判。 只能说,这些文臣们揣度自己人,向来是不惮于与最大的恶意的,而且他们还是有着那种凭借着弹劾,一鸣惊人,成为道德楷模的畸形心理。而这其实也是心学在明末这个极度自由的时期,被歪曲之后,形成的一种不正之风。 而明亡于党争,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因为这些毫无用处的争论,相互之间不断的弹劾,但是权力又不掌握在他们的手里。 回到眼前,朝堂之上,俨然就是分成了两派,武将一派暂时还无人发声,事实毕竟胜于雄辩,他们一时之间,其实也还没明白耿继茂的计划,所以暂时无法反驳。只能是听着那些文官喷着口水,大声要求大军主力出战灭敌,不用再等援军了。 甚至,还有人要朱由榔这个皇帝传旨去给广州的杜永和,黄应杰等人,让他们也同时出兵,号称所谓的东西联动,让敌人难以兼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