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3/4页)
了。 李言这两天忙着修改之前颁布下去的法令,战事结束了,如果还坚持采取之前的收粮制,只怕边境稳了国内会不稳。 李言还是召集那几位大臣商议此事。 有的大臣认为战争刚刚结束,国家正处于疲软时期,如果停止对地方的征收,没有供给来源,朝廷没钱,撑不起国。 有的大臣则认为,应该尽快停止征收,否则百姓怨声载道,社稷不稳。 有的说农乃国之本,应该重视农业,粮食才是大计,农伤则国贫。发展商贸会诱使更多的农民抛弃田地转而经商,舍本逐末,既害农又伤女工。 还有的认为如今朝廷没钱,国家贫困,如果对商贸太严格收取太繁重的赋税会打击商人的积极性,国家现在大部分的收入来源都是商贸的赋税。如果不重视经商,国家将发展不起来。 李言自己也琢磨了很久,农不能废,商也不能废。之前的收粮现在是不会再实行了,那取而代之用什么办法保证国库不会空虚,百姓也能有粮吃呢。 商人虽然不用收粮食,但繁重的商税也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战争花费大,如今需要通过商贸来挣钱。如果商税太重,没有人经商哪来的钱,如果福利过大,人人都去经商有谁来种地,哪来的粮食。所以农商的平衡很关键,尤其刚刚结束战争,国家百废待兴。 商议了一整天,草拟的法令改了一遍又一遍,另外还有筹备增开商路一事,也争论了许久。 最终敲定后,李言决定取消收粮,百亩百石亩税三升,田税则浮动变化,占地多者多收,占地少者少收。其余的粮食和农作物可以自由交换。放宽盐铁专卖的禁令,与农业有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