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唾手可得 (第3/5页)
当兰泽目光落在托盘上,心下清明如镜——她今日若接过这玉玺,明日便会被禁足在邀月宫中。 于是她当即示意全常将玉玺奉还。 “将朕的话转达母后,朕年少德薄,尚无亲政之心。母后正值春秋鼎盛,朝政还需仰仗母后裁决。”——这个话她说了太多次。 若答应得太快,以甄晓晴多疑的性子,必定怀疑兰泽往日种种皆是伪装,只为忍辱负重,等待亲政之日。到那时候,等待兰泽的将是万劫不复的囚困。 仿佛印证着她的猜测,全常与女官竟对兰泽的旨意置若罔闻,仍是那句“这是娘娘的意思”,虽未明言是太后懿旨,却再叁劝她收下。也不知究竟奉了怎样的密令,直到兰泽再次明确回绝,这几人才汗涔涔地起身。 如今正是申末时分,兰泽端坐于邀月宫里,只感觉心底空茫若失,仿佛遗落了一魂一魄,举止间却仍看不出丝毫异样。 她缓缓起身,步下玉阶,与那列手捧传国玺印的宫人默然擦肩。 殿外斜阳漫洒,如血般浸染宫阶,将她的身影在青石地上拖得颀长。她踱至宫门处,仰首望向那片被朱墙框住的四方天空。 这与那方玉玺的形状何其相似。 即将得到玉玺,这象征着权力的印章,她却因这一路的艰辛而心生悲凉,当伸手抚上朱红宫门,门上还残留着早春的余温,却更衬得她指尖冰冷。 远处教坊司的旧乐隐隐传来,与往昔并无二致。在这似曾相识的曲调中,她仿佛看见了自己繁华又凄凉的一生。近十年的挣扎、辛酸、隐忍与等待,为了情义与大局,她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