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 (第1/3页)
听了袁建国的一番话,村民们这才恍然大悟:“那是不是把营养补充好了,水稻就能长得好?” 这句话说起来轻巧,可仔细一品,仍旧是一件棘手的问题。 补充营养?水稻毕竟不是孩子,又该怎么给它补充营养? 这下,不用袁建国开口,村民心里也有了数:穷泥潭子里,是不能妄想养出金龙鱼的…… —— 回村后,一连好几天袁建国都提不起精神来。 就算是新水稻再高产,肥力不够也是白搭,再加上难以防范的虫害…… 袁建国想用自己的能力帮着村民脱贫,可真是一腔热血没处洒,想了好几天,也找不出个可以努力的方向。 “下一个!” 粮食站外,各个村子的人都开着拖拉机,排队等着缴粮食换钱。 袁建国扫视着其他村子拉来的粮食,有些村子比燕家庄的收成还要差,相比之下,远安村的产量还是算比较高的了。 可他并没有为远安村的高产而高兴,反而眉头缩得更紧了。 各个村子都过得这么艰难,他怎么高兴得起来? 杨远山和其他村的村民闲聊时,袁奕听了一耳朵,无非还是那几种原因: 虫子怎么都消灭不干净。 ——虫患。 稻苗长不高,叶子发黄发蔫施肥也不中事。 ——缺乏微量元素。 稻穗结得又大又好,就是有好多的空壳。 ——品种不好。 这些问题困扰着所有靠庄稼吃饭的农民,得不到解决,地里的产量就没办法提上去。 袁奕他们中午就来排队了,一直到下午六点还没轮到他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