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之我是弘光帝_166.何剡的选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6.何剡的选择 (第4/4页)

  不好意思,事实上,料器场虽然还没有做出彻底纯净的白玻璃,但自打通过顺和店寄卖料器后,基本已经盈亏平衡了----尽管朱由崧名下的这个料器场生产的料器比不上京师和山东方面的出产,但问题是,洛阳距离陕西、四川、湖广比较近,少了运费,也少了折损,再加上卖的价格远比京师和山东同行的底,因此也是大受往来的商贾欢迎的,如此,薄利多销,自然能初步抵消了朱由崧获取白玻璃器皿的开销。

    接下来,只要搞出了彻底纯净的白玻璃,朱由崧就会搞镜子,这才是真正一本万利的收益,所以,朱由崧才不想把这份好处让给了何剡。

    既然想到了制取银镜,朱由崧便决定现在做一次银镜反应的实验,所以,他换上实验用的粗布衣物,先用硝酸制取了硝酸银溶液,然后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一些浓度为2%的硝酸银溶液,然后加入10%氢氧化钠水溶液2滴,振荡试管,可以看到白色沉淀。

    再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取得银氨溶液,再加入玉米淀粉制取的葡萄糖,震荡后,在热水中加热,由此在试管内部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金属银。

    等做完实验,记录下步骤,朱由崧陷入了思索之中。

    朱由崧在前世没有实际cao作过如何制取镜子,他曾经读过的书上也没有工业化的步骤,那么该如何实现在平面玻璃的一面上镀银呢?

    难不成,最终还是只能使用银箔吗?caler的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