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1.PH试纸 (第1/4页)
蜡烛将烧瓶里的水煮的咕嘟咕嘟的,蒸汽随即穿过带着软木塞的导管进入冷凝状态,最终在设备尽头的量杯里形成纯净的蒸馏水。 等量杯里的液体的数量积蓄到一定程度后,朱由崧将其倾倒在一个陶盘之中,然后裁剪成小条的上好宣纸被整个的浸透在其中,等宣纸被均匀的湿润后,朱由崧用银镊子将其一一捡拾出来,夹在小银夹上,悬挂在事先拉好的细索上。 在阴干这些宣纸条的同时,朱由崧撤去了冷凝管和量杯,然后在烧瓶中按1:10放入姜黄和水,并将其煮沸出汁,大约半个时辰之后,朱由崧撤去烛火,用纱布过滤,取纯汁至于盘中,然后再将阴干的宣纸条小心的置入姜黄汁的盘中,将其完全浸湿后晾干,从而得到了对碱性物质、硼酸、硼酸盐有明确反应的姜黄试纸条。 没错,朱由崧做了一套ph试纸,若不是紫甘蓝此时还没有传入**,大丽花、接骨木、鲜大黄都还没有到季节,朱由崧还会做更多类型的ph试纸,这是因为,在朱由崧看来银针试毒简直是个玩笑,但用ph试纸来测试饮食的酸碱性,进而针对某些异常做出防范,似乎更可靠一些。 是的,**古代所谓的鹤顶红就是砒霜,牵机药就是番木鳖碱,前者具有弱碱性,后者同样具有弱碱性特点,都是可以用ph试纸做初步监测的。 已经死过一次的朱由崧并不是怕死,而是怕死的不值。 须知道在宫廷中,任何食物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