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之上_门阀之上 第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门阀之上 第21节 (第6/12页)

    “陛下已把削藩提上朝议了。”陆振饮了一口茶,不冷不热的茶水,一如他不温不火的声音,“比预想的快些。”

    陆昭点头道:“大政方针陛下必与三公亲自商讨,如今公然拿到朝堂上,基本已做定局。至于削藩具体事宜,便是中朝官的事了。”

    先帝子嗣众多,本朝藩王便有不少,但因推恩令的实施,封国悉数瓜分,能与中央相抗的便是在位年久的凉王。这位多年盘桓在西北金角的一字王,可以说是树大根深,既是中原抵御羌氐的坚固屏障,亦是随时可以东进翻陇、突下长安的铁马金戈。

    陆昭与其父皆明晰不言,今上削藩之举其实已筹谋了数年,如今凉王在关中已无当年的影响力,参与国策大计的丞相与御史大夫是清一色今上的老班底。

    至于中朝官,本朝的中朝官虽然品阶不高,但对政令具体实施可以评议,再由尚书台拟诏发出,犹如皇帝智囊。主要由两条入仕途径:一是举茂才,由三公、刺史及两千石官举荐,名额及少。二是举孝廉,各个郡国每年举一人,若郡国不满十万人,则三年举一人。

    凉王封国广袤,但依制不设刺史,边境人口亦是不多,所推举的人自然少之又少。即便得以举荐,入朝之前亦有三公考核,入觐之后先值宿卫,若得御上青睐,才可入尚书台或地方任职。陆昭的二兄陆冲也是四年前举茂才入仕,给魏帝站了两年的岗,前年才给了散骑常侍的闲职,然而这已经是相当高的起家官了。

    皇帝想卡掉凉王的人实在太过容易,这几年内朝官底色干净,雍凉无人,连益州人也少得可怜,这多多少少透露出帝王的某种意向。此时由《削藩策》发轫,是必然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