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 终有一日,你将被追封为王 (第2/4页)
帝放勋面前说话的分量是很重的,朝中有人好办事。 当然,大羿还给他透露了一个讯息。 “帝正在考察有大德的年轻人才,我觉得载不错,你觉得呢?” 这让妘缶顿时有些手足无措起来,瞪着眼睛,脑壳里一片混乱。 啥玩意?中原要禅让了?! 变天了哇! 禅让是中原诸“帝”特有的继承方式,伏羲氏系,炎帝氏系,黄帝氏系,三个氏系行使的交接方法是不同的。 伏羲氏时,推举有大声望的大部族首领,政权更迭在一个小圈子内,并且这个部族首领一定要有贡献,伏羲氏的天下,是以小圈子里出现的大贡献度来确定继承者的。 有巢氏之前,属于太古三皇的时期,即人皇时代,五龙氏系。 华胥氏承燧人氏,燧人氏承有巢氏,而伏羲氏承华胥氏,后譬如葛天,粟陆、女娲都是如此。 而当没有出现大贡献者时,政权依旧把握在上一代部族手中,便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譬如伏羲氏之后,政权就一直在伏羲氏、女娲氏内部更迭,至帝嬟移,帝师嬟,再至太昊,创立大风雨表,从此掌握最原始的天象观察法。 炎帝氏系时,这个圈子扩大,不再以贡献度为首领的排位,而是化为主要政权高层的内部更迭,这个范围是不同氏而同姓者。 神农、烈山、大庭、中央、柏皇、赫胥、朱襄、无怀、阴康、共工(炎)、祝融(炎)等同属于炎帝氏系的强大部族,皆为姜姓,都曾经担任过天下共主的位置,共计两脉一十四帝君。 而到了黄帝时期,这个内部部族的垄断被截掉,即“血统至高,同姓同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