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 (第1/4页)
?” “父王,”扶苏顿了顿,才斟酌着说道,“从来都没有愚民。哪怕目不识丁,他们也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把日子过得更好,都想自己的儿女更有出息。所谓的愚民,不过是畏惧之下很多话都不敢去说、很多事都不敢去做,所以才显得安分无知而已。” 至于畏惧什么,扶苏没有说。 嬴政懒懒倚坐在横塌上,并不接话。 “孩儿认为如父王这般英明的君王,应该更喜欢聪明知礼的百姓才是。”扶苏仰起头对上嬴政隐含审视意味的双眼,认真说道,“愚民弱民,一时之计;立学树德,功在千秋!” 嬴政起身走到舆图前,背对着扶苏淡淡说道:“你可读过?” 商鞅虽被车裂而死,许多举措却并未废除,自然也还在。其中一篇就是,中心意思是“民弱则国强,民强则国弱;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按照商君的意思,只要收走百姓所有粮食只留下口粮,让百姓全都家徒四壁、身无分文,不管爵位还是钱财都全靠朝廷赏赐才能获取,他们自然会乖乖听朝廷的话,让他们种田就种田,让他们去打仗就去打仗。 同时还提出“民不贵学”,意思是只要普通百姓不识字不读书,那他们就会在家里老老实实耕地,因为离了地他们没办法养活自己。 可以说,扶苏称之为一时之计的“愚民弱民”,正是商鞅改革过程中各种举措的基础,也是大秦百余年来国力大增、跃升为一方霸主的原因所在。 扶苏自然看过。他说道:“乱世应用重典,等天下大定自是要改的。立学树德之事,一年两年不可能看到成效,五年十年兴许能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