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漕事_分卷阅读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 (第2/4页)

南京城临江的各个码头安插人手布防。

    果然,某天清晨,一个没有路引的青年男子悄悄登上了一艘快船,有内侍指认那人就是逃帝朱允炆。

    陈瑄大喜,他正欲着人开船去追,上峰却传来消息,惠帝已经薨逝,不必再寻。

    年轻的陈瑄不解,同时又心有不甘,抓住逃帝的丰功伟绩分明近在眼前,为何朝廷的一纸讣告就这样轻易截断了他的青云路。

    惠帝的事情悄然过去,朝中无人再提,陈瑄的好运气似乎到此就戛然而止了。

    永乐十九年,朱棣决定迁都北京,朝臣们议论纷纷,朝中有御史指永乐帝数典忘祖,更有甚者竟翻出当年永乐帝逼死惠帝的往事来。

    一时之间,朝上帝王朝臣两厢僵持不下。此时,惠帝当年孤身下江南的传闻在军中迅速蔓延开来,目击者是漕军中的一名总旗。

    即时人们纷纷改了风向,有称永乐帝仁厚者,而陈瑄又一次被人提到风口浪尖上来。

    时已年迈的永乐帝大方地指了这名小小总旗为正四品漕军都指挥使,陈瑄正式成了漕军十二总的把总,人称陈把总。

    陈把总积极响应永乐帝迁都北京的号召,他携家带口二话不说地将家室从南京迁到了北京,有朝臣抨击他莽夫一个没有风骨,但永乐帝对他的举动显然是极为满意的。

    陈瑄刚到北京,永乐帝就指了宫中一名有品级的女官给她,因陈瑄早有妻室,那女官只好谓之曰平妻。

    永乐二十二年春天,陈把总成了陈总兵。

    漕运总兵位居正三品,陈瑄由此正式挤入了明廷高级官员的行列,也代表他逐渐步入了帝国的权力核心。

    自此,陈家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