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9章 (第3/3页)
原立都,而不是河东。 河东千好万好,唯有一点不好:不利于防守。 面对杨彪的疑惑,裴茂心里有点虚,脸上却不动声色。 “杨公以为,是太原适合立都,还是河东合适立都?” 杨彪人老成精,一眼就看穿了裴茂的底细。 这只是裴茂的一厢情愿,天子最多是考虑这种提议的可能性,并没有做出最后决定。 但他没有说破,只是笑了笑。 张喜随即反应过来,随即说道:“立都关乎国运,不可儿戏,当由三公面呈天子。子柔,你是司徒,由你来牵头吧,先召集公卿诸台,拿出个意见,再请天子定夺。” 赵温瞅瞅张喜,又瞅瞅裴茂,微微颌首。 “文若,你的意见呢?” 裴茂看向荀彧,眼中带着期盼。 荀彧笑笑。“张公所言有理,事关重大,当先由公卿诸台商议,不是我一个河东太守可以置喙的。” 赵温微微颌首,张喜却抚着胡须,露出满意的笑容。 裴茂大感失望。 第二百二十七章 弄巧成拙 出了司徒府,裴茂与荀彧并肩则行,回到太守府。 进了门,裴茂就忍不住问道:“文若何以依违不定,你明明知道安邑最合适立都?” 荀彧扭头看着裴茂,忍俊不禁。 “巨光,你父子锐意进取,自是幸事。只是过犹不及,反而不美。” “不是我心急,实在是机不可失。我粗略算过了,集卫范二氏之财力、物力,修行宫还有些不足,需要安邑各族捐献一些。若不趁此机会落实,将来再募捐,还有多少人愿意,可就不好说了。” 荀彧上了堂,在主席坐定,与迎上来的属吏交待了几句,吩咐晚餐前不见其他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