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8章 (第2/3页)
天子有志向是好事,公卿大臣想掌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他们为此已经和外戚、宦官争斗了上百年,甚至西凉人想争取话语权也是好事——他们想立功自效,总比肆无忌惮的杀戮好。 但这么多想法纠结到一起,却不见得是好事。 最不利的就是天子可能和武人结盟,将文官变成刀笔吏一般的附庸。 这可不是儒门希望的王道。 天子倚重杨奉的做法也令人担忧。 这表明天子针对河东大族的举措绝非一时权宜之计,反倒有可能是一次预演。 抑制兼并不是坏事,但cao之过急,却往往是祸乱之本。 “公达,你辅佐天子作战,不要有太多顾虑。”荀彧考虑了很久后,做出了决定。“天子既然让我去见司徒,想来也是有所顾虑,希望能有万全之计。当此之时,你我当与天子一心,共克时艰,切不可意气用事,因噎而废食。” 荀攸点头答应。 荀彧先弃袁绍而就曹cao,如今又弃曹cao而就天子,说明袁绍、曹cao都不是理想的君主。相比之下,天子年少,理政日浅,还有辅正的机会。 —— 第二天一早,荀彧就被外面的声音吵醒了。 他翻身一看,荀攸已经不见了。 他坐了起来,才发觉浑身酸痛。一路赶来,车马颠簸,他疲乏得很。在路上还不觉得,睡了一夜,才意识到自己有多累。 但他还是坚持着起身,先在帐内做了几个导引,稍减疲乏,这才穿上外衣,出了大帐。 面前一片热闹。 天子正在练刀,做他对手的是一个年轻虎贲,在一旁指导的是一个中年武者。 天子对中年武者很礼敬,执弟子礼,言听计从。 荀彧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