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 (第2/4页)
,就叫做粢。因为工序简单,也没有经过什么后续处理,所以说实在的,麦饼和粢的味道都不怎么好。 而且黍饼放在器皿里储藏,也没有冰箱,难免被风干,摸起来硬巴巴,恨不能砸死人,那口感就更别说了。 祁律家里的黍米饼,正巧是黏的那类,他立刻麻利的把火烧上,将黍米饼切成大小均匀的小条,又把红枣洗净去核,切成小块,然后合水熬汤,细细的熬成浓郁香甜的红枣水,红枣水咕嘟嘟的翻腾,随着一缕缕的蒸汽,冒出枣子特有的清甜气息。 熬着红枣水的空档,祁律把油下锅,然后“刺啦——”一声将切成条的黍米条滚入八成热的热油之中。 黍米条一下锅,太子林何等高贵,如何能见过庖厨之间的事情,当即吓了一跳,天线一般的小尾巴“腾”立了起来,活脱脱像足了雷达,小土狗一双黑溜溜的眼睛也瞪得浑圆,戒备的盯着滚油的锅子,反倒把祁律给逗笑了。 祁律一边炸制着黍米条,一面说:“我儿,你可有口福了,一会儿尝尝爸爸做的炸年糕。” 炸年糕?那是何物? 小土狗闻到红枣的清甜,还有油炸的独特香气,小尾巴不由自主的晃了晃,大有“食指大动”的感觉。 黍饼在这种年代一般都是蒸熟了干吃,顶多佐以各种各样的腌酱,而祁律将黍饼切成条,放入锅中油炸,饶是太子林见多识广,也从未见过这种吃法,那喷香的油味,说不清道不明的。 因为黍饼本就是熟的,倒也省了祁律把年糕再蒸熟,直接下锅油炸便可,很快,年糕炸至金黄,一个个金灿灿,让逼仄的小棚舍瞬间充斥满食欲的喷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