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左传》与《周易》(二) (第2/8页)
在别国,不在这个人身上,而在他的子孙。光,是从另外地方照耀而来的。“坤”是土,“巽”是风,“乾”是天。风起于天而行于土上,这就是山。所以说,‘出聘观光,利于作君王的上宾’。庭中陈列的礼物上百件,另外进奉束帛玉辟,天上地下美好的东西都齐备了。所以说,‘利于作上宾于君王’。还有等着观看,所以说他的昌盛在于后代吧?风行走最后落在土地上,所以说他的昌盛在于别国吧?如果在别国,必定是姜姓之国。姜是太岳的后代。山岳高大可以与天相配,但事物不可能两者一样大,陈国衰亡,这个氏族就要昌盛吧?果然,陈国第一次被楚国灭亡,陈恒子就开始在齐国兴盛起来。后来陈国再次被楚国灭亡时,陈成子就取得了齐国的政权。” 这是《左传》里出现的第一筮例,又是以《周易》卜筮的例子,由此说明周朝的史官所用是《周易》一书为诸侯国君进行卜筮。从这一卜筮例子里所筮出的“《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一繇辞(当时还不称爻辞,即六·九数字爻题的卦爻式《周易》文本还没有被改造出现),正是我们从今本《周易》里能看的是一样的文字内容。这说明《周易》是一部算卦书的面目最早出现于《左传》一书的记载里,又是春秋的早期已经是有了书名和内容的卜筮书被东周王朝里的史官所运用,因鲁庄公二十二年,换算是公元前672年,而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 《左传》虽最早记载《周易》这一书名是以卜筮的面目出现,但《左传》还记载了引用《周易》这一书名里的文句用于阐明事理的例子,我们来看其一很有特点说法的这种引用例子的记载内容及称谓,更证明《周易》这一名称,就是与今本《周易》文字内容相同的一部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