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哲学解读_《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二篇(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二篇(三) (第3/4页)

的妄说,尚秉和也跟着妄说。

    从先秦时期到后封建社会时代,对《周易》产生的说法,可说如同演义故事那样。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从先秦到后封建时期对《周易》产生说法的历史线条:

    ①反映春秋历史的《左传》一书里记载了春秋初期史巫用《周易》卜筮,那时已是明确称《周易》,这是其一。其二,《左传》一书也反映了春秋时期一些人士把《周易》作为义理之书引用。其三,《左传》一书最早反映了《周易》一书产生与周初和周公有关的说法。这是《左传》里记载韩宣子在鲁国太史那里说见到的“易象”与“鲁春秋”,而不肯定的以为《易》与周初周公有关的说法。

    ②帝制时期里的帛书《易传》,以孔子之口说出《周易》与殷周之际有关。说“《易》之兴,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这与《左传》里记载的韩宣子说法的意思基本相同,都以为《易》(指《周易》)是殷周之际产生的,但并没有说是谁创作了《易》(《周易》)。

    ③到西汉前期,定型的《系辞》里保留帛书《系辞》里的“伏羲始画八卦”及其他上古王所通过六十四卦中的诸卦创造发明不少生产工具的说法。这说明“八卦”符号及名称,与六十四卦画符号及名称是有伏羲所创造出来。这是作《易》卦符号及名称的第一个“圣王”被打造了出来。

    ④又到西汉中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