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周易》哲学解读 导说第一篇(十) (第2/6页)
“九·六”这个名称在先秦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这种说法对吗? 对于今本《周易》里的“九·六”数字爻题,不是《周易》一书里的原创内容,是后来何时添加进《周易》一书里这一问题,当今“易学”界里已有说法。 “爻题”一名最初由高亨先生提出,高先生首次提出“爻题”这一名称,已为学界所普遍接受。高先生并称:“《周易》古经,初时殆无爻题,爻题似晚周人所加。《左传》、《国语》凡记筮事,皆云遇某卦之某卦,所谓遇某卦之某卦者,乃筮得本卦而某爻变(阳爻变为阴爻,或阴爻变为阳爻),因而转为别一卦也。以筮法言之,主要在观本卦之变爻,然则可云遇某卦某爻,而《左》、《国》决不云遇某卦某爻,其所以如此,盖彼时尚无爻题也。” (高亨.周易古经今注(重订本)中华书局1984版第13-14页) 就本段内容,单就高先生所言《周易》初始没有爻题,并认为似晚周人所加。这种认为确实很有见地,即使上博所藏竹书《周易》版本,也推翻不了高亨这一说法。实际对于一般的“易学”爱好者,只要看一看《左传》里保存的“以《周易》筮之”的筮例和引用《周易》的例子,就不难发现那时的《周易》文本里有无“九·六”数字爻题这一问题了,也就推断出《周易》文本原初是不会有数字爻题的。不过“九·六”数字爻题在春秋(因《左传》一书里不是反映“九·六”数字爻题的《周易》,而是反映了以《周易》六十四名称为“繇题”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